慈央 - 第1章

因為沒裹腳,京城貴胄笑我粗鄙。


 


年過十八,隻有國公府的啞巴公子來提親。


 


正巧我話密,啞巴不會打斷我說話。


 


隻怕他身子羸弱不利子嗣。


 


誰知他不會說話但會出力,婚後累到癱軟的成了我。


 


1.


 


我被管家請回府時,父親在宴客。


 


前廳擺著十八箱錦緞,流光溢彩。


 

Advertisement


我回頭問。


 


「我爹發達了?收這麼多禮,被砍頭的時候別捎帶上我。」


 


管家一跺腳。


 


「哎喲女公子,這不是大人貪的!是國公府的嫡子……來議親,送的叩門禮。」


 


叩門禮,見姑娘一面的彩頭,成與不成都不退。


 


好生大方。


 


「白日見鬼。」我說,「哪個嫡子?」


 


他額上冒汗。


 


「不會說話的那個。」


 


唔。


 


我想起宋懷青。


 


隻見過寥寥幾面,記得人很溫吞,看著清瘦,鼻骨與眉眼生得尤其好。


 


若說更多,沒印象。


 


初見時覺得這人雖然沉默,性子倒溫柔。


 


聽我一句接一句掰扯,沒有打斷,也沒有和我對著幹。


 


添茶奉餅,細致周全。


 


第二回遇見,才知是不會說話。


 


我就說呢。


 


家裡人都受不了我話密,怎麼出了門還能遇上個知己,聽我說那麼久。


 


真是委屈了他的耳朵。


 


後來偶爾碰面,我便特意憋住了嘴,少和他說話。


 


畢竟其他人聽不耐煩了可以打斷,他會顧忌著禮數。既不能走,又不能讓我住嘴。


 


算算日子,有幾個月不曾見到了。


 


我回過神,問管家。


 


「怎麼來得這樣突然?」


 


「不突然,」他陪著笑,「媒人上月便來過了,將軍說要親自見見人,宋郎君今日和國公夫人帶著媒人一起來的,正等著您呢。」


 


敢情是就我蒙在鼓裡。


 


我越過他,一把推開門。


 


我爹嚇得一震,嗆了口茶。


 


咳了半天才看見是我,「客人還在,老夫求求你端莊些!」


 


宋懷青坐得很拘謹,抬眼望我。


 


眼皮顫了顫,又移開視線,攥起茶杯抿了一口。


 


「這……」媒人的笑意有些僵,撓了撓發髻,「這便是慈央女公子?倒是颯爽。」


 


我看向國公夫人,又看看宋懷青,拱手。


 


「失禮了。剛從獵場回來,沒來得及更衣。」


 


他搖搖頭,站起身,請我落座。


 


夫人的目光卻像是有些憂慮。


 


我爹終於緩過勁了。


 


姨娘打著圓場,「莫要拘著小輩。慈央,帶宋郎君去轉轉吧。」


 


我沒接話。


 


「國公夫人,」我說,「宋家累世公卿,我為人粗鄙,恐不堪為高門婦。」


 


我是天足。


 


不裹腳的閨秀,滿京城隻有我一個。


 


初回京師時,父親讓我多出門與人交際。


 


於是我接下請帖,去赴大公主的馬球宴。


 


那馬球宴邀請了烏泱泱一片貴胄。


 


數數門第,起碼是四品官的嫡出子女。


 


我到場時,已有人先開賽了。


 


男子們比得你S我活。


 


小姐這邊坐在馬上還寬袍大袖,嬌不勝衣。


 


有好幾位看身形分明是馬術精湛,卻一副柔弱不能自理的樣子。


 


我沒揣心眼,換騎裝就上了馬。


 


結果我一出場,滿堂驚詫。


 


與我對敵的公子哥們面面相覷,神色鄙薄。


 


笑聲中隱約混著「天足」之聲。


 


原來是笑我腳大,我當是什麼要緊的事。


 


我專心聽著馬球使號令,趁著對面還在笑沒力氣策馬,先進一球。


 


這下對面倒是不笑了。


 


隻是一急就出錯,越發配合不好。


 


「女郎還是收斂些脾氣,保不齊你未來婆母正在那頭坐著看呢。」


 


馬匹擦肩時,一人喘著氣告誡我。


 


我不認得他是誰,抬手揮杆。


 


第三球過線,喝彩聲稀稀拉拉。


 


我拂衣下馬,越過座席,順手拉起雲枝。


 


「走了,沒意思。」


 


雲枝戀戀不舍。


 


「女公子,今日京城適婚的好兒郎都在這兒了,您不看看有沒有中意的?」


 


我說,「你要是有中意的,我替你說媒。」


 


坐在馬車上我後知後覺。


 


怪不得那幾個會打的女郎裝成不會的樣子。


 


京師自詡風氣寬容。


 


真到婚嫁之時,還是鍾愛最老派的閨秀。


 


這是我第一次在京城貴女圈中露臉,也是最後一次。


 


隻因馬球宴後,有關我天足不雅與脾氣暴烈的風言風語,再沒停過。


 


原本有不少女郎想與我結交,也被流言嚇退。


 


唯有幾個最跳脫的,還在偷偷給我寫信。


 


名聲,我不在乎。


 


可高門大戶娶媳,一定會在乎。


 


「有關於我的傳言,夫人想來也聽過。」


 


我說,「與我成婚,恐怕委屈了令公子。」


 


四下寂靜。


 


論門第,謝家不如宋家,碰見事難替我撐腰。


 


論名聲,宋懷青除去口不能言,方方面面都強過我。


 


娶了我,保不齊便會後悔沒有再挑好的。


 


論性子,我摸不準他能不能扛事。


 


他非宗子,不襲爵位,往後定然要分家。


 


長久這樣溫吞,隻怕壓不住人,連帶著我也倒霉。


 


何況我年已十八。


 


籌備婚事少說一兩年,與我同齡的女郎都做母親了。


 


國公夫人憂心忡忡,不見得對我滿意。


 


這樁婚事,正說反說都勉強。


 


夫人愣住一二刻,眉宇間愁色似乎散了些。


 


「謝小姐心性豁達,今日得見,便知流言不可信。京中世家從未有過不受非議的,為人心正便好,不必在意他人言語。」


 


話已至此,再推拒就不禮貌了。


 


「宋郎君,」我頷首,「請往園中一敘。」


 


2.


 


穿著滿身塵土的騎裝太過無禮。


 


我換上襦裙,慢悠悠往湖邊亭中去。


 


直到酒菜上齊,誰也沒說話。


 


為了讓他與我溝通方便,我特意令人備了筆墨。


 


隻是場合實在尷尬。


 


饒是我平日話痨,也無處施展。


 


他指尖搭在筆杆上,探出又收回。


 


我放下筷子,「想說什麼?」


 


他捻起筆,問我。


 


「女郎不願結親,是否因我口疾?」


 


「好字,」我掃了一眼,「不是。我雖與你隻幾面之緣,也知你為人坦誠。攤開講,貴府門第顯赫,規矩定然繁瑣。不知你相看過幾家閨秀,選我十之八九是將就。我生在北疆,不懂京師大族的規矩,更受不了將就。」


 


話說到一半,他呼吸就開始急促。


 


我不敢再講,拒親的理由又多了一條。


 


看這樣子,保不齊體格也弱得像小雞。


 


不利子嗣。


 


提筆又放,他平穩了呼吸,將墨一點。


 


「家母和善,我也並未相看其餘女郎。宋氏並無不可分家的規矩,你不願留在國公府,另擇他處立宅便是。」


 


能許諾成婚便分家,說明宋懷青說得上話,在族中也有分量。


 


我沉吟片刻,轉開話題。


 


「嘗嘗這餅吧,京師沒有的。」


 


北疆的馕餅,頂飽又不易變質。


 


習慣精糧的,會覺得粗糙不堪。


 


果不其然。


 


宋懷青嘗過一口,蹙眉。


 


「吃不慣?」


 


他點點頭。


 


我滿斟熱酒,和他茶杯一碰。


 


「這隻是吃食。要是住在一塊,彼此不習慣的更多。」


 


宋懷青面色疑惑。


 


「習慣不同而已,何必互相遷就。飲食起居,依照各自喜好吩咐下去便是。」


 


他頓頓筆尖,「隻是你喜愛北疆飲食,從邊關尋廚娘帶回京需費些時日。若有其餘歡喜的物件,也擬個單子交予我。」


 


我啞然。


 


我隨父親從北疆搬回京師,是兩年前。


 


在邊關多年,聽聞父親年輕時勝過一場大戰,羌人國力衰微,休養生息至今。


 


可朝廷也無力再追擊。


 


邊地小戰頻繁,大仗少見。


 


軍餉隻有不夠,沒有充裕的時候。


 


別說小貪還是大貪,根本貪不了。


 


守將回京養老,按例賞黃金五千兩。


 


住著聖上賜下的大宅子,維護起來就是一筆大數目。


 


何況還有僕婢護院、人情往來。


 


靠我爹的俸祿,堪堪夠用。


 


全憑我有眼力見,趁早分走他一半賞金置下田產與商鋪,現下吃用才算得上寬裕。


 


好在陛下知道不能讓人餓S,總有接濟。


 


千裡迢迢去邊關找廚娘這種傷財的事,我斷斷做不出來。


 


想都不會想。


 


看宋懷青的模樣,卻是既平淡又不以為意。


 


「……」我詞窮,「不愧是陳郡宋氏。」


 


他抿抿唇,笑了。


 


酒足飯飽,氣氛松快些許。


 


他擱置毛筆,朝亭臺遠處示意。


 


小廝放下長禮盒,又退開。


 


玉佩應當用不上這樣大的盒子。


 


劍?那又短了。


 


四四方方的小長盒,神神秘秘。


 


宋懷青攥著杯盞,飲盡一樽茶,又續一杯。


 


我狐疑地盯了他幾秒,打開小鎖。


 


……


 


「馬鞭?」


 


在地上抽擊幾下,破空聲凌厲清脆。


 


油光水滑的黑,蛇鱗紋光彩熠熠。


 


我把玩著鞭柄,扭頭看他。


 


「你會騎馬嗎?」


 


他正要點頭。


 


還沒等他回答,我又補了一句。


 


「好貨色,我喜歡。要是不會,往後我騎馬帶你出城玩。」


 


宋懷青怔了幾秒,堅定搖頭。


 


「不會騎?好。」我收好長鞭,帶他往西邊走,「我的馬都在那兒,十二匹。棗紅三匹,黑骊五匹,青馬三匹,還有一匹羌人的戰馬。要出門,我挑溫馴的給你。跟我年頭最長的是匹小青馬,叫咪咪,如今也不小了,得有十二歲了。年紀最小的是……」


 


我站在湖邊說話,灌了一嘴風。


 


嗓子發幹,才發覺自己又講多了。


 


回頭看,宋懷青垂眼立在我身後半步處,安安靜靜。


 


風拂起披帛,晃晃悠悠地飄在空中。


 


被他虛捧在掌心間,流水般遊動。


 


我轉過身,不甚自然。


 


「失禮了,宋郎君,我一貫話密。」


 


他笑著,半低下頭,指了指自己耳側。


 


我猶豫再三,抬手附上他鬢邊。


 


宋懷青一震,狼狽退了幾步。


 


再抬頭,面紅耳赤。


 


看來是我猜錯了。


 


我疑惑收手,恰見一團柳絮從身上飄下。


 


原來是提醒我頭發上沾了東西。


 


我故作鎮定,將那柳絮抓住,在掌中反復碾成了細條。


 


「這樁婚事謝慈央應了。若貴府心意有變,務必來信告知。還有要事在身,不送。」


 


正欲告辭,忽被攥住了手腕。


 


力道收收放放,牢牢捉著。


 


宋懷青緊抿唇角,似不可置信,烏眸亮得驚人。


 


北疆人求愛時,用的是牛羊肉、野狼皮、捅S獵物的彎刀。


 


見多了,毫無波瀾。


 


被人這樣熱切地望著,竟應付不來。


 


我又重新理順思緒,條條細想過成婚的優劣。


 


條件上的劣勢皆已除盡,心意上,我不排斥。


 


好與不好,試過方知。


 


我又重復,「我答應了。」


 


他慢慢松手,臉上遲鈍地湧起窘迫。


 


慌忙行過禮,逃似的消失在月洞門外。


 


估摸著等了小半月。


 


國公府還未透出確切消息,宋氏承平商行下轄的鋪子就流水般往謝府送東西。


 


坊間話本翻新,講一俠女與某世族公子的愛恨情仇。


 


扯得有鼻子有眼。


 


說那女子進山遊獵時遇見受傷的公子,橫槍立馬,一槍刺S了虎視眈眈的豹子。


 


公子是一見傾心,非卿不娶。


 


兩人好事將近,聘禮足足一百八十抬。


 


即將成婚時,卻被人發現那女子有外族血脈,性子奔放,早已不是處子。


 


諸多拉扯不提。


 


雲枝又掏出另一本。


 


「這本兒賣得也旺,就是故事汙人眼睛。」


 


「給我看看。『國公府兄弟阋牆為哪般』?」


 


我接過話本一掃。


 


「《第一話:盼情郎佳人亂倫常鬧祠堂世子請家法》……嘖,京師也愛這一套?」


 


開篇便是嫂嫂引誘小叔通奸。


 


再是小叔跪祠堂自罰,嫂嫂追去上藥,又在牌位前顛鸞倒鳳。


 


叔嫂二人偷情被大哥當場撞破,兄弟二人決裂分家。


 


這可不興寫。


 


我要了盞冰萃茶壓火,一飲而盡。


 


「有點意思。」


 


我合上話本。


 


寫得是真不錯,如果主角不是影射我就更好了。


 


乍一看,覺得熟悉。


 


仔細瞧,連衣裳紋樣都與我一般無二。


 


北疆的枯榮花,在京城可沒人愛看。


 


偏生這話本裡的女俠衣裳上有。


 


從樣貌到家世再到獨獨一雙的天足,恨不得點我的大名。


 


小叔自然是宋懷青,他也確實有個嫡親的大哥。


 


話本裡將宋懷青刻畫得一腔誠摯全然是被我勾引犯錯,又把苦主大哥寫成了古板不近人情的老古董。


 


偏愛誰,一看便知。


 


我平復心情,「雲枝,這話本已流傳開了?」


 


「是幾日前突然在市井中流散的,」她鼓著臉,「聽說茶樓裡其餘書都換成了這一類,寫書的還在寫新集……到底多少人聽過,奴婢不知。」


 


本就稀爛的名聲爛得更徹底了。


 


我喃喃,「也不知宋懷青知曉了會怎樣想。」


 


雲枝眼神一亮。


 


「女公子,宋郎君若曉得您掛念他定會高興,不如趁機約他一敘?」


 


「不急。」


 


我否決,「若是尋常玩笑話便罷了,這回怎麼看怎麼古怪。」


 


待弄清事由,倒想去見見那位宋家大郎。


 


能與宋懷青同臺爭豔,定然也是朗月之姿。

字體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