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安過後,皇後娘娘將我獨自留下。
拉著我的手,仔仔細細地瞧了一圈。
才重重地嘆出一口氣。
「還好沒事兒,要不我可怎麼對得起你娘。你娘就喜歡搜集荷葉上的露水釀酒,釀的荷花酒是全天下最好的。
「幸好睿兒會凫水。你說說你,在那麼小的船上,非講究那點子禮數幹什麼?」
皇後娘娘句句責備,卻句句透著關心。
我娘生我不久就過世了,我是真真切切地將皇後娘娘當作親生母親。
可終究不過是我一廂情願。最是無情帝王家。
Advertisement
我收起惡心,低頭醞釀出眼淚。
「娘娘~」我委委屈屈地看著她,眼淚噼裡啪啦地落下來。
「好了,好了,人沒事就好。」她一邊幫我拭淚,一邊輕聲哄我。
我挽著皇後娘娘的胳膊,將頭靠上去。
皇後娘娘也親昵地撫摸著我的額頭。
……
出門時,皇後娘娘並未表現得對我有何不同。
見沈婉秋跪著,親手將她扶起來,握著她的手親昵地拍了拍。
上一世,她當眾偏袒沈婉秋的時候,背地裡跟我說的是,隻有這樣做,才能讓我不致遭受後宮妒忌、前朝非議。
她對沈婉秋的好,隻是捧S。在她的心裡,我如她親女兒一般,我和沈婉秋不一樣。
皇後娘娘走後,沈婉秋一臉擔心地詢問。
問我是不是被李睿救上來的,問落水的情況。
我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然也包括我摟了李睿的細節。
若不是沈婉秋冷了一霎的臉,我當真以為她已經變成人淡如菊、不爭不搶的沈姐姐了。
西北軍十萬冤魂、燕雲之地飽受欺凌的百姓,戰S沙場的父兄,S在李睿後宮的金國二公主成安。
沈婉秋、沈尚書、皇後、李睿,你們都該S。
我在等一個機會,一個能逼到他們狗急跳牆的機會。
三月後是皇後娘娘的千秋節,金國四皇子將會來訪。
8
我一直提防著沈婉秋的報復,可日子卻過得毫無波瀾。
她日日都在學習宮規,練禮儀。
闲暇時,還要與我演繹一番姐妹情深。
她總是跟我講他和李睿的過往。
她五歲時候就認識李睿了。沈尚書是李睿的老師,第一次見是在沈府,她的風箏掛在樹上,是這個好看的哥哥幫他摘下來。
她嘴裡時常念叨著:「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面對李睿的時候,一改前世驕縱,對什麼都是一副淡淡的樣子。
衣裳也從前世豔麗的鵝黃、木槿,換成了月白、甘石粉。
這感覺似曾相識,就像前世,我放棄掙扎後的樣子。
我總會想起上一世,鑽進耳朵裡的最後一句話,搶走睿哥哥。
難道,李睿後來喜歡上我了?
這個念頭剛冒出來,我便狠狠地搖了搖頭。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連幹三杯茶水,才略微平復下我心口的惡心。
……
劉嬤嬤對我格外嚴厲,對沈婉秋倒是要好脾氣得多。
我做錯了,就是抄書。沈婉秋做錯了,輕聲斥責幾句就罷了。
千秋節上,皇後娘娘詢問我和沈婉秋的近況。
我低頭看著桌上的魚。
那雙凹陷進去的S魚眼,仿佛都在等著看我笑話。
不出所料,劉嬤嬤對沈婉秋的評價是,秀外慧中、賢良淑德、克己守禮,可堪為女子表率。
字字句句都是奔著母儀天下去誇的。
等到我的時候,隻剩下了生性良善、天真無邪,完全就是誇三歲小兒的既視感。
皇上笑著跟皇後娘娘說:「明月一直在西北長大,老宋一個大老粗,你啊,以後多教教明月。長大就好了!」
「皇上說得是,明月這孩子有趣得緊。臣妾甚是喜歡呢。」
「明月一直在西北,四皇子,你們應該見過吧?」皇後娘娘朝著我對面的少年問道。
「本王有幸,曾在朔州遠遠見過宋姑娘一面。本王至今仍記得宋姑娘拔狼牙時的颯爽英姿。多年不見,宋姑娘可安好?」少年對我拱手一揖。
「小時候不懂事,失禮失禮。」我訕笑著起身回禮。
「明月流蘇上的墜子,就是狼牙吧?」皇後娘娘看著我頭上的發簪詢問。
「啟稟皇後娘娘,正是臣女親手摘的狼牙。」我微揚起頭,驕傲地回應。
「流蘇柔弱,配上著蒼勁有力的狼牙,倒是給人一種獨有的堅毅感。果真是將門虎女,巾幗不讓須眉!」
「謝皇後娘娘誇獎。」
皇後娘娘還想說些什麼,被皇上打斷了。
「別羨慕人家的狼牙了。」
皇上拿出一隻錦盒打開,裡面躺著一枚象Y雕制的鬼工球。
「知道你喜歡這些奇巧玩意兒,特意給你尋來的,看看是否喜歡?」
「喜歡,皇上送什麼,臣妾都喜歡。」皇後娘娘溫聲軟語地答道。
四皇子倒是不合時宜地說了一句:「還真是巧了,母妃也特別喜歡這些奇巧玩意兒呢。」
有大臣在旁打圓場,可皇後娘娘的面色還是微不可察地冷了一瞬。
我止不住打了個寒戰。
上一世,冷宮中皇後親手拔我指甲的時候,就是這個眼神。
眾人紛紛獻上千秋節賀禮。
四皇子送的是一支金銀花絲鑲嵌有燕雲之地特產的赤玉,配以岫巖碧玉,做成蝴蝶落花狀。蝴蝶振翅欲飛,花枝翠綠嬌豔。
皇上親手為皇後娘娘簪上,恰有一隻蝴蝶飛來,落在發簪的赤玉花上。
國師帶頭跪拜:「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9
酒過三巡,我不小心將酒灑到裙子上,借著換衣服的理由溜了出去。
一個人站在廊中看著月亮。
人非當日人,月是否亦為今時月?
「在看什麼?」耳邊一道清冷的男聲響起。
「看月亮。」
「京城的月亮,沒西北的好看。」男子繼續說道。
他站在我身側,月光灑上他冷峻的臉龐。
嘴角噙著笑意,專心地看月亮。
眾皇子中,隻有三皇子李軒幼年時曾在西北軍中待過一段時日。
箭法沒我準,騎馬也沒我快。還總要衝在前面保護我。
我嫌他礙眼,以帶他出去探險為由,想讓他吃點苦頭。
誰承想,我這個路痴,竟帶他晃蕩到了金軍營帳附近。
想跑,卻被一隻狼攔住去路。
若不是我哥及時出現,大概現在看月亮的就應該是倆一人多高的墳頭草了。
李軒覺得是自己能力不足,回來之後刻苦練功,還送我一支木頭做的步搖賠罪。
那支步搖不僅醜,墜著的彩色瑪瑙珠子也都奇形怪狀,最下面還吊著一顆狼牙。
就是我現在戴著的這支。
「天上月,怎敵人間月?」李睿一邊說,一邊走到我和李軒中間。
這般良辰美景,碰上李睿可真是晦氣。
我裝作沒聽見,不動聲色地往旁邊挪了一點。
「宋姑娘,你覺得呢?」李睿不甘心地繼續追問。
我覺得,我覺得你可以去S。
這種心裡話,現如今也隻能是在心裡說說。
我裝作未聽見,對著二人行了一禮。
「臣女不勝酒力,先行告退。」
我轉身要走,李睿伸手要來拉我。
「皇兄,你這樣於禮不合。」李軒眼疾手快地攔住李睿。
我微微欠身。
從李睿身旁離開時,指尖若有似無地拂過他的手背。
回去好好洗手就是了,畢竟現在還不是撕破臉的時候。
10
翌日,從皇後娘娘處請安出來。
瞧見幾個太監在往外拖兩名宮女,身上都有傷。
也不知是犯了什麼事情。
剛踏進永華宮,就瞧見皇後娘娘身邊的大太監蘇公公,對著一群人冷斥道:「都給雜家搜仔細點兒!」
劉嬤嬤帶著永華宮的宮女齊刷刷地在院中站著。
沈婉秋上前問道:「敢問蘇公公,這是出了什麼事情?」
「沈姑娘啊。」他笑著行禮,「皇後娘娘丟了個物件兒,雜家依著皇後娘娘懿旨,各宮搜上一番罷了。隻是例行公事,還請二位姑娘不要驚慌。」
話是這麼說,可來人有種不翻出來點兒什麼,誓不罷休的架勢。
「找到了,找到了!」
從內院跑出來一名小太監,手上拿著的便是昨日金國四皇子獻給皇後娘娘的蝴蝶發簪。
「在哪找到的?」蘇公公接過簪子,上下打量。
「西廂第二間,劉嬤嬤的房間。」
「好大的膽子,皇後娘娘的東西都敢拿!」蘇公公冷眼打量著劉嬤嬤。
「證據確鑿,來人,拿下!」
「蘇公公,這中間怕不是有什麼誤會?」沈婉秋攔在劉嬤嬤身前問道。
「劉嬤嬤也是宮內的老人了,怎會偷盜?而且這還是昨日金國四皇子獻給皇後娘娘的禮物。不如請皇後娘娘明斷。」
「奴婢冤枉!從昨日起,奴婢從未離開永華宮。不是奴婢,奴婢冤枉!」劉嬤嬤跪在地上,給蘇公公磕頭。
我在一旁看著,倒是不知道何時沈婉秋跟劉嬤嬤的關系如此親厚了。
劉嬤嬤素來與人交好,行事謹慎,這事有些蹊蹺。
畢竟東西是在永華宮裡發現的,咱們所有人都脫不了幹系。
蘇公公派人去稟告皇後娘娘。
不大會兒的工夫,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就到了。
11
皇後娘娘面色陰沉。
「劉嬤嬤,你是宮裡老人了,怎麼會做出這等事情。你可有什麼要說的?」皇後娘娘手中把玩著簪子。
「奴婢冤枉。從昨日到現在,奴婢從未離開永華宮。」
「都說自己冤枉,那這簪子,你作何解釋?」
「奴婢不知為何會出現在奴婢房內!」劉嬤嬤聲音沉穩,規規矩矩地磕了一個頭。
「本宮挑出來教禮儀的人,自己手腳都不幹淨。這永華宮是該換換人了。宮女太監,都拉去慎刑司吧。」皇後娘娘放下手中的簪子,對蘇公公吩咐道。
宮女們紛紛跪地求饒。
「娘娘,奴婢要告發宋姑娘。昨日夜裡,宋姑娘鬼鬼祟祟地進過劉嬤嬤房間。」我回頭一看,是跟在我身邊的丫鬟彩玉。
「宋姑娘學不好禮儀,經常在房內咒罵劉嬤嬤。」
原來在這兒等著呢,我就說事情不會這麼簡單。
「宋姑娘性情純良,對奴婢十分尊重,彩玉滿口胡言。而且宋姑娘從未進過奴婢房間,還請娘娘明鑑。」劉嬤嬤聲音有些顫抖,急急解釋。
「明月,你可有什麼話說?」皇後娘娘問我。
我沒回答皇後娘娘的問話,而是盯著彩玉問道:「昨日吩咐你將娘娘賞的青玉茶具收起來,可收好了。」
彩玉不解,但依舊答道:「青玉茶具已經收好了。」
「大膽!滿口胡言!皇後娘娘何時賞過青玉茶具,那是一套純白的羊脂玉。」
彩玉驚呼:「奴婢冤枉,奴婢真的親眼看見宋姑娘將發簪放到劉嬤嬤屋內。」
「哦?剛才你還說,隻是看到我進了劉嬤嬤房間,現在就變成親眼看到我如何放發簪了?」我饒有興味地看著彩玉。
「臣女並未動過發簪,此婢女存心誣陷,還請娘娘明鑑。」
「不管這個宮女是不是受人指使,這永華宮的宮人都留不得了。來人啊,劉嬤嬤和這個宮女每人五十杖,所有人等押入慎刑司。」皇後娘娘金口一開。
求饒聲此起彼伏。
「娘娘饒命啊!」
「娘娘饒命!」
「奴婢冤枉!」
我沒說話,我在等,等做局的人跳出來。
費這麼大勁兒,汙蔑一個教習嬤嬤,未免有點小題大做了。
如今我洗脫罪名,她定然會坐不住。
「娘娘,還請徹查此事,也好還宋妹妹清白。」沈婉秋跪在我身側,向皇後娘娘懇求道。
本就是她做的局,如今還要跟我演一番姐妹情深。
我一手拿著手帕拭淚,一手拉著沈婉秋:「謝謝沈姐姐!」
我收起手帕,對皇後娘娘鄭重說道:「皇後娘娘,臣女有辦法找出偷盜之人。
字體大小
主題顔色